"

美元何以坐稳世界货币之位?我的几点粗浅看法

贵金属行情 (5) 14小时前

美元何以坐稳世界货币之位?我的几点粗浅看法_https://m.fansifence.com_贵金属行情_第1张

很多人问,为什么现在国际贸易、金融市场,到处都是美元?这事儿说起来,似乎是个老生常谈,但真要掰开了揉碎了说,又没那么简单。不少人以为就是美国经济强大,所以美元就顺理成章成了世界货币。这话不错,但远不是全部,甚至有时候,这背后还有些“非必然”的因素在里面。

历史的惯性与早期铺垫

要说美元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,离不开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。在那之前,英镑的地位比现在美元稳固得多。但战争一来,英国实力大损,而美国正好相反,成了战后的zuida赢家,经济实力、工业生产能力那是独一份。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、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体系,各国货币跟美元挂钩,美元则跟黄金挂钩。这一下子,就给美元的全球化流通打下了最基础的基石。我刚入行那会儿,还在听老前辈们说起那个年代,只要是涉及到国际大宗商品结算,比如石油,那必须得用美元。哪怕你身处欧洲,或者亚洲,你想买油,就得先换美元。

这种体系的好处在于,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锚,让各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,有了一个相对清晰和可预测的参照。美元的信用,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这个“锚”之上。虽然这个体系后来也经历了不少动荡,尤其是在70年代,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,这可以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,但美元的地位并未因此一蹶不振。

当然,这里面也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就是美国的国内政策。毕竟,要维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,并且被广泛接受,光靠历史遗留和国际体系是不够的,它需要持续的、可靠的国内经济管理能力和政策支持。如果美国自己的经济一塌糊涂,通胀失控,那美元自然也就没人愿意用了。

信任是根本:美国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

我们再回到现在。为什么即便出现了不少挑战,美元依然是世界货币?我认为,最核心的还是“信任”二字,而这种信任,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极高的流动性。简单说,就是你想买卖什么,什么时候想买卖,都能方便地找到对方,而且价格相对合理。比如,全球规模zuida的股票市场、债券市场,很多都是在美国。你想投资,或者想进行大规模的资金转移,美国市场提供了最便捷、最成熟的平台。

想想看,如果一个国家,它的金融市场非常狭窄,交易量小,流动性差,那么即便它的货币名义上跟什么东西挂钩,也很难真正成为国际结算和储备的主流。举个例子,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黄金储备,但你很少听说用某某国家的货币直接去buy黄金,除非那个国家发行的是全球公认的、有强大信用的货币。美元在这方面,就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。

而且,美国国债的深度和流动性,这是很多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。全球投资者,无论是央行还是私人机构,都愿意持有美国国债,因为它们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资产,而且随时可以卖出。这种“安全”和“流动性”的结合,是维系美元信用的重要支柱。

避险属性与美元的“安全感”

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时候,美元往往会扮演一个“避险货币”的角色。虽然说“避险”是相对的,但历史经验表明,当全球面临危机时,资金往往会涌向被认为是“最安全”的地方,而目前来看,这个地方很大程度上还是美国。我记得有一次,某个主要经济体出现了较大的政治动荡,当时的全球资本市场一片混乱,很多投资者纷纷抛售风险资产,然后把钱兑换成美元,buy美国国债。那一刻,美元的避险功能就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这种避险属性,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经济的体量和稳定性(至少相对而言)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和深度,使得资金可以相对自由地进出。其他一些国家,虽然经济也在发展,但它们的资本账户可能没有那么开放,或者国内金融市场深度不够,导致资本在危机时刻难以转移,也就难以吸引那些寻求“避险”的资金。

结算便利性与网络效应

说到结算,美元的便利性是绕不开的。全球绝大多数的大宗商品,比如石油、黄金,都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。国际航空公司、航运公司,在跨国交易时,很多也习惯用美元。这形成了一个强大的“网络效应”。

我见过很多初创的跨境支付公司,他们初期推广时,会发现很多客户已经习惯了用美元来接收款项,因为接收美元后,他们再进行后续的兑换、支付都比较方便,很多时候比直接接收其他货币还要省事,而且成本也更低。这种习惯一旦形成,就很难改变。就好比大家习惯用某种操作系统,你就得顺着这个操作系统来开发应用,而不是反过来。

而且,美元的流通范围极广,很多国家央行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。当你需要进行国际支付或储备资产时,美元是最容易获得、也最容易使用的货币之一。这种便利性,是建立在长期的历史积累和广泛的接受度之上的。

挑战与未来展望

当然,我们也得看到,美元的地位并非不可撼动。近些年来,大家对美国单边主义政策、债务问题、以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,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元的形象。一些国家也在尝试推动本币结算,或者探索新的国际支付系统。我身边也有不少做外贸的朋友,他们也在积极研究如何减少对美元的依赖,比如在和某些国家进行贸易时,尝试用人民币或者其他当地货币来结算。

但我个人认为,要撼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,更是涉及到信任、习惯、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等方方面面。虽然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,比如多极化的货币体系,但至少在可见的未来,美元凭借其深厚的积累和网络的惯性,依然会保持其核心地位。不过,持续关注这些变化,并做好应对,对于我们这些在外贸和金融领域摸爬滚打的人来说,是必不可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