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
大名城属于什么概念

消费金融 (119) 8个月前

大名城属于什么概念_https://m.fansifence.com_消费金融_第1张

大名城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座著名城市,其城址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。自北魏时期始建,历经北齐、隋、唐、宋、金、元、明等朝代,大名城始终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。其城池布局和建设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卓越成就。

一、大名城的历史沿革

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(484年),在原有黎阳故城的西南,建大名城,此为大名城的初始。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(556年),废大名城,改为广阳郡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年),在大名城故址增筑大名郡,迁至其南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废大名郡,复名大名城。

五代后晋天福五年(940年),大名城被契丹占领,改称广津府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,宋太祖收复大名城,后为京东路治所。金天会十五年(1137年),金朝迁都至中都(今北京),大名城由都城降为陪都。

元朝建立后,大名城为元大名路治所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,朱元璋命徐达率兵攻占大名城,后为大名府治所。清乾隆八年(1743年),降大名府为大名县,大名城至此建制废除。

二、大名城的城池格局

大名城的城池布局严整,城墙高大坚固。城池呈南北长、东西窄的矩形,周长约12公里,高12米,厚约10米。城池开有四门,分别是东门守义门、南门靖安门、西门怀义门、北门绥成门。

城池内部分为东西两城,中间以大街相隔。东城为军事区,设有军营、校场等设施。西城为行政和居住区,设有府衙、学宫、民居等。城墙上设有角楼、敌台等防御设施,城外挖有护城河。

三、大名城的城市规划

大名城在城市规划上体现了古代中国的“里坊制”。里坊制是一种城市土地和人口管理制度,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里坊,每个里坊由若干条街道围合而成,形成一个独立的居住单元。里坊内设有坊门,由坊正管理,负责治安和户籍。

大名城按里坊制划分为50个坊,其中东城有17个坊,西城有33个坊。每个坊内又分为若干条街巷,形成一个完善的城市路网。街道宽敞笔直,两侧植有柳树,环境优美整洁。

四、大名城的经济繁荣

大名城自隋唐时期开始逐渐成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。城内商业贸易发达,手工业也十分兴盛。大名城以丝织业著称,所产丝绸质地精良,远销海内外。大名城还盛产小麦、棉花、油料等农产品,是漕运的重要枢纽。

大名城地处交通要道,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城中设有水陆码头,货物运输便利。元代在大名城设立了大名路市舶司,负责管理海外贸易,使得大名城成为北方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。

五、大名城的文化底蕴

大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城内曾建有学宫、书院等教育机构,培养出众多名士。宋代诗人苏轼曾在大名城度过一段时光,并留下了《大名城北》等名作。

大名城还遗存有众多文物古迹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名慈云寺,始建于唐朝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寺内保存有唐朝李邕书写的《大唐金石录》摩崖石刻,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。

大名城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典范,其城池格局、城市规划、经济繁荣和文化底蕴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。大名城的历史与文化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至今仍是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参考和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