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总有人问,为什么黄金价格老是涨?这问题问得,好像黄金就该一直跌一样。说实话,黄金这东西,它涨跌的逻辑不像股票那么直接,有太多宏观因素在里面搅和,初学者往往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迷惑,以为就是通胀多了,或者美元弱了,就万事大吉。但实际操作中,你会发现情况远比这复杂,有时候这些“常识”反而会误导你的判断。
很多人谈论黄金上涨,上来就说“避险”。这话没错,但“避险”这两个字也太笼统了。什么时候的避险需求最能推升金价?我个人经验来看,是那些突如其来的、系统性的风险,比如地缘政治冲突升级,或者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时。还记得前几年那会儿,某个区域突然爆发了很严重的冲突,大家都没反应过来,黄金价格就跟吃了兴奋剂似的,嗖嗖往上涨。那时候,很多机构资金,甚至是个人投资者,都在疯狂地往黄金里挤,生怕自己手中的其他资产变成废纸。
这种避险需求,不仅仅是那些显而易见的战争或者政治动荡。有时候,它也体现在市场流动性突然枯竭,或者某个主要经济体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前兆。这时候,黄金的“硬通货”属性就显现出来了。它不依赖任何政府信用,也不受特定国家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,相对来说,它是一个独立的价值储存工具。所以,当市场信心普遍动摇时,黄金就成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避风港。
我还记得有一次,某个国家突然宣布了非常激进的货币政策调整,市场解读不一,但普遍存在一种恐慌情绪,担心这会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出现连锁反应。那时候,虽然宏观数据并没有出现崩盘的迹象,但黄金价格就提前反应了,涨势非常坚决。事后复盘,很多分析都指向了市场的“远见”,但说白了,就是大家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,催生了避险需求。
关于通胀,这是讨论黄金上涨绕不开的话题。理论上,高通胀会侵蚀货币的buy力,这时候黄金作为一种实物资产,其价值相对稳定,所以人们会倾向于持有黄金来保值。这一点在过去很多年里都是成立的,尤其是在一些新兴市场,货币大幅贬值,通胀失控的时候,黄金往往是最好的投资选择。
但是,现代经济体,尤其是一些发达经济体,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对能力比以前强多了。通胀出现苗头时,央行会通过加息、缩表等方式来抑制。这些政策本身就会对金价产生压力,因为加息会提高持有无收益资产(如黄金)的机会成本,同时也会让美元等货币更有吸引力。所以,你可以看到,有时候通胀数据很高,但金价却不涨反跌,甚至下跌,原因就在于央行强硬的紧缩预期。
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,他看到某国公布的通胀数据飙升,就一股脑儿地把资金都买成了黄金ETF。结果,没过多久,央行就宣布超预期加息,黄金应声下跌,他那笔投资亏了不少。事后聊起,他才意识到,光看通胀数据不够,还得结合央行会怎么“管”这个通胀来判断。央行的态度,往往比数据本身更能影响金价的短期走向。
美元走势和黄金价格之间,普遍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。这很好理解,黄金通常以美元计价,美元升值,意味着用其他货币buy黄金需要花费更多,这会抑制需求,同时也会让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,分流一部分资金。反之,美元走弱,则对黄金有利。
但这种负相关性也不是绝对的,有时候会失效。比如,在某些全球性危机时期,即使美元也在贬值,但由于避险情绪过于强烈,黄金的涨幅可能会远超美元的跌幅。又或者,在美元自身出现一些系统性风险的时候,即使没有特别大的避险需求,黄金也可能因为美元的疲软而上涨。
我记得有一次,美国国内发生了一件影响比较大的政治事件,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上升,导致美元指数出现了一波不小的下跌。同期,黄金价格也随之上涨。但这波上涨,我觉得更多的是因为美元的弱势,而非对其他资产的强烈避险需求。也就是说,有时候,黄金的上涨,其实是被动地跟随美元贬值,而非主动的避险逻辑。
除了宏观层面的因素,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,其本身的供需关系和市场流动性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。全球黄金的生产,主要是矿业公司。如果某个主要产金国因为矿难、罢工或者政策原因导致产量骤减,短期内肯定会对金价形成支撑。
另一方面,黄金的工业用途虽然不如工业金属那么广泛,但也有一定需求,尤其是在电子和牙科领域。不过,相比于投资需求,这点工业需求对金价的影响相对较小。真正影响价格的,更多是投资端的流入流出。黄金ETF的持仓量、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增减,以及期金市场的多空持仓情况,这些都是市场流动性与资金情绪的直接体现。
我见过一些因为季节性因素导致的黄金需求变化。比如,在一些亚洲国家,尤其是在传统的婚庆季节或者重要的节日,黄金饰品的需求会明显增加,这虽然不足以撼动金价的整体趋势,但在局部时段,也会对金价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。这些细节,如果你深入研究黄金市场,会发现它们也并非完全无关紧要。
我们聊了那么多,其实各国央行的行为,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,是影响金价最核心的变量之一。当一个央行为了刺激经济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,比如降息、量化宽松,这通常会稀释本国货币的价值,并且降低持有非生息资产的机会成本,对金价形成支撑。反之,如果央行开始收紧银根,加息缩表,那么金价通常会面临下行压力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各国央行本身也是黄金的大买家。在过去几年,很多国家的央行都在积极增持黄金储备,这不仅仅是为了分散外汇风险,也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信号,表明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某种谨慎态度。央行大规模的buy行为,本身就会为黄金市场提供坚实的需求支撑,这种支撑往往比短期的投机资金更为持久和稳定。
我还记得,有一次我与一位央行外汇储备管理部门的朋友交流,他提到了在他们内部,对黄金的配置决策,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对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判断,以及对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长期信任度。他们并不像散户那样追涨杀跌,而是有更长远的战略考量。这种来自guanfang层面的需求,是金价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